河湖“四乱”问题怎么整治?怎样才能保持整治长效?这是高台县大湖湾水资源保护利用所多年来在统筹水资源管理中不断探索的课题。多年来,该所始终高站位谋划部署,将河湖治理与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灌区水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稳步迈进。
集中整治“固”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河湖“四乱”整治力度,累计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8次,投入机械12台次、人力120余人次,重点整治河湖垃圾漂浮物、违规搭建、违法采砂等问题,清理水域岸线垃圾0.8吨,未发现违规搭建、采砂等行为。经系统整治,灌区内河道行洪更加畅通,水面漂浮物明显减少,岸线环境整洁度大幅提升,“河畅、水清”的治理卓见成效。
长效机制“延”成效。组建河湖“四乱”整治攻坚专班,整合业务骨干,推行“定期查、重点治、督改并进”的长效工作机制。每月组织专班人员对重点河段、易反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联合乡镇干警等力量进行专项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 “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形成了“有人管、管得好、常见效”的管护格局。
河畅景美“显”成效。经过持续治理,灌区水域呈现出“河清岸美、绿意盎然”的喜人景象,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如今,绿意沿着水域岸线不断延伸,这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健身,骑车进入库区晨练已成为当地居民的日常习惯。更为可喜的是,成群的黑鹳、黄鸭、麻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水域内自由栖息、结伴捕食嬉戏,这些珍稀鸟类的频繁出现,不仅是对大湖湾水环境改善的最好见证,更是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注脚。